温州市 | 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

“以技立业”
创新技能人才培育机制


建立“30分钟技能培训圈”

建立“30分钟技能培训圈”。温州市率全省之先举办“技能夜校”,提供无人机驾驶、互联网营销、养老护理等培训项目50余类,把培训班开到“家门口、厂门口、村门口”。
目前,全市累计开设夜校培训班317个,吸引参训7329人。如平阳县成立万洋众创城技能夜校,聘请顶尖技能人才为周边工业园区职工授课;永嘉县在韩埠村打造教玩具产业直播基地,邀请电商大咖上门辅导,该村现有电商卖家100多家。
深化“校企双元+工学一体”培育模式。温州市以温州技师学院为主平台,围绕企业需求开设“订单班”“冠名班”14个,与300余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。
同时,牵头成立温台技工院校(产业)联盟、温州服装产业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;聚焦500强企业、行业头部企业、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企业,与世界500强企业建立实训基地3个,建成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、京东数字商务产业学院、凤凰数字产业学院、乔顿服饰产业学院,与青山·瑞浦兰钧、德源电气等企业合作特色企业学院10家,形成“校企双元、工学一体”新培育模式。
打造“市域联动+行业协同”培训平台。温州市整合“政校行企”等多方资源,联合院校、行业龙头企业等103家单位成立新能源与先进制造业市域产教联合体,创新协同机制促进信息、资源共享。
面向数字经济、智能装备产业,打造数智领域技术产业人才学院,建立企业学习中心17个、企业典型生产实践中心20个,面向行业紧缺岗位和关键技术,开展数控加工、PLC编程等模块化培训课程20余种,同时,开展技能培训与鉴定23项,有效探索温州市高素质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新范式。

“以技出圈”
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


探索“问企识才”

鼓励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备案企业开展自主评价,企业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适当调整,灵活运用过程化、模块化考核等评价方式。
对于解决重大工艺技术难题、获省部级以上奖项的技能人才,可不受学历等限制破格晋升,持续壮大产业实用技能人才库。重点企业每年可评价推荐1-2名年薪超10万元技师,由政府择优授予市“瓯越工匠”称号并享受E类人才待遇,形成“企业推、政府核、人才享”的良性评价体系,预计全年由企业推荐人才可达20名以上。
将“工业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”、“取证技能人才占企业职工总数比重”纳入温州工业企业“数据得地”预评分体系,引导更多企业启动技能人才自主评价。
试点“一试双证”。创新打造“瓯越数字技谷”,开展数字经济领域高技能人才“一试双证”试点,通过一次考试,对符合条件的数字技能人才进行评价和认证,同时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行业(企业)认可证书,首批16位信息安全管理高技能人才获得“职业技能等级证书”和“数安港培训合格证书”,开辟数字领域技能人才评价认证新路径,进一步贯通国家职业标准与行业人才标准。
推进“赛事选才”。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人才需求,持续发挥职业技能竞赛“评价+选树”作用,开展数字工匠、鞋服巧匠、非遗技工等“瓯越名匠”系列职业技能竞赛,有效拓宽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渠道,实现技能人才“选出一批、发现一批、带动一批”。
今年以来,温州市组织开展技能大赛53场,其中3000多名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。全市共有5500多名高技能人才纳入本地人才分类目录,按规定享受住房、户籍、子女入学、医疗、就业创业扶持等优惠政策。

“以技创富”
创新技能人才增收机制


推动技酬挂钩,激励成效共享。

探索以企业技能等级提升薪酬分配制度,推动薪酬分配与职业能力、工作业绩、职业道德等挂钩,让技高者、多劳者多得,目前已有393家企业建立技能价值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。
如乔治白服饰有限公司通过设置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匹配的工资待遇“技酬”,帮助技能人才人均年增资3500元、受益群体达510人,有效激发技术工人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。
打造技能品牌,推动产才双赢。结合各地产业特色,加大县域支柱产业技能人才培育力度,优化产业技能人才待遇,目前已形成智能电器、印刷机长、数字产业等9个行业技能生态圈。
如龙港打造“印刷机长”技能品牌,在龙港市域内参照高层次人才享受租房住房、医疗保障等待遇,助推技能人才“量质双升”。设市以来培育取证印刷职业技能人才3870人,其中高级工以上1591人,技师以上125人,200余人年增收8000 元以上。全力夯实“技能共富”金融支撑,为技能人才、技能企业打造“全主题对接、全周期覆盖、全需求响应”的金融服务。
建设技能乡村,促进农民增收。温州市印发《技能赋能乡村(社区)、企业等社会基本单元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(试行)》,召开技能型乡村(社区)、技能型企业工作现场会,发展特色产业,因地制宜打造富有特色“技能共富型乡村”。如平阳鸣山村围绕“非遗+文旅”主题,引入16位技能大师以及59户技能型家庭,设立创业孵化中心,提供全面技能培训和专业项目指导。目前已孵化创业项目27个,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00个,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0万元、同比提高15%。

未来,温州市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坚持先行先试,突出改革重点,彰显改革成色,聚焦技能培育、技能创富、技能生态三大体系建设,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,鼓励基层探索,注重制度创新,加快打造更多市域技能型设计建设标志性成果。